檔案與目錄的操作
在文字模式下,最常使用的指令便是瀏覽目錄和檔案的指令
以下將介紹幾個常用到的指令與參數
列出檔案清單的 ls 指令 | |
# ls | 如果若為目錄,會以深藍色顯示 |
# ls -a | 會顯示名稱以 "." 開頭的檔案 |
# ls -l | 以較詳細的格式顯示檔案 |
# ls -s -S | -s 參數顯示每個檔案所使用的空間 -S 參數指定依所佔用空間的大小排序 |
# ls -l /usr/src | 顯示 /usr/src 目錄的內容 |
切換目錄的 cd 指令 | |
# cd tony | 切換到目前目錄下的 tony 子目錄 |
# cd .. | 切換到上一層目錄 |
# cd / | 切換到系統根目錄 |
# cd or # cd ~ | 切換到使用者家目錄 |
# cd /usr/bin | 切換到 /usr/bin 目錄 |
建立目錄的 mkdir 指令 | |
# mkdir test | 在所在目錄下建立 test 子目錄 |
刪除目錄的 rmdir 指令 | |
# rmdir test | 刪除所在目錄下空的 test 子目錄 如果該目錄下還有檔案則無法直接使用此指令刪除 |
複製檔案 cp 指令 | |
# cp data1.txt data2.txt | 將 data1.txt 複製成 data2.txt |
# cp data3.txt /tmp/data | 將 data3.txt 複製到 /tmp/data 目錄中 |
# cp -v data4.txt data5.txt | 以 -v 顯示複製過程 |
# cp -v -r * /tmp/backup | 將現行目錄下的所有檔案(含子目錄檔案) 複製到 /tmp/backup 目錄下,並顯示複製過程 |
刪除檔案或目錄的 rm 指令 | |
# rm myfile | 刪除指令 myfile 的檔案 |
# rm * | 刪除目前目錄中的所有檔案 |
# rm -f * .txt | 強迫刪除現行目錄下所以的 .txt 檔案 |
# rm -r data | 刪除 data 目錄(含data下所有檔案和子目錄) |
# rm -r * | 刪除所有檔案(含目前目錄下的檔案、所有子目錄及檔案) |
# rm -rf tmp | 強迫刪除 tmp 目錄,及該目錄下所有檔案和子目錄 |
顯示畫面暫停的 more 指令 | |
# ls -al | more | 當使用 ls 查看檔案列表時,若檔案太多則可配合 more 指令使用 |
# more data.txt | 顯示 data.txt 文字檔內容 |
顯示檔案內容的 cat 指令 | |
# cat preface.txt | more | 逐頁顯示 preface.txt 的內容 |
# cat preface.txt >> outline.txt 將 preface.txt 附加到 outline.txt 檔案之後 | |
# cat news.txt info.txt > readme.txt 將 news.txt 和 info.txt 合併成 readme.txt 檔 | |
搬移或更改檔案、目錄名稱的 mv 指令 | |
# mv a.txt .. | 將 a.txt 檔搬移到上層目錄 |
# mv z1.txt z3.txt | 將 z1.txt 改名成 z3.txt |
顯示目前所在目錄的 pwd 指令 | |
# pwd /home/tony | 顯示目前所在目錄為 /home/tony |
尋找檔案的 locate 指令 | |
# locate zh_TW | 列出所有名稱包含 "zh_TW" 字串的檔案或目錄 |
搜尋字串的 grep 指令 | |
# grep text *.conf | 搜尋目前目錄中副檔名為 .conf, 且目錄內容包含 text 字串的檔案 |
參考資料:Linux Fedora Core4 實務應用
全站熱搜